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是谁在让千年易水吞噬生命?

    信息发布者:山沟儿小农民
    2017-08-25 11:31:51   转载

    ——19岁凉山少年舍命搭救落水者事迹背后的反思



    这两天家乡(易县)人的微信朋友圈中被一则新闻频频刷屏:2017821日,易县高村乡罗村河(易水河支系)发生一起溺水事故,一对母子在戏水中不甚落入深水区,命悬一线之际,一名途经少年见状毫不迟疑的跳入水中救人,最终母子获救,而少年的生命终点却定格在了那一天……

     

    易水河畔,少年与荆轲,英雄遥对

    请记住这个善良少年的名字——高阿锋。

    因为从今天开始,这个名字将与易水河紧紧相连,在易州大地上广为传诵。而上一次因为易水河,而被燕赵大地广为传诵的是2000多年前的舍命刺杀秦王,血染易水的荆轲。

   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,少年遗体火化场所恰是在荆轲塔下的荆轲山火葬场。

    易水河畔,沧海桑田,时空斗转,少年与荆轲,英雄遥对。

     

    悲剧,是偶然,还是必然?

    少年勇救落水者的报道,这两天在燕赵大地持续发酵。关于事件的细节开始逐渐明了。少年英雄高阿锋,四川大凉山彝族人,年仅19岁,在罗村河附近的工厂中从事木工工作。落水母子廊坊市固安县人,母亲带着儿子陪同丈夫到易县打工,开车途径罗村河,见许多人在河中玩水,便带孩子下水玩耍。

    手机中所有关于事件的报道都在歌颂英雄的事迹,所有听说这个故事的易县人无不在为少年点赞,惋惜。可是是否有人注意到了一个问题,当时有这么多人在河中玩耍,为什么偏偏这对母子溺水?为什么事件的两方当事人都不是易县本地人?这是偶然?还是必然?

   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先说一个别的话题。

    上周末,我和姐姐驱车回家度周末。家中闲来无事,便驱车带家中三个宝儿到河边(距离事故河不远的河,同属易水河支系)玩耍。之所以带他们去河边玩耍,主要是童年的戏水美好记忆作祟,希望孩子们能放下手机,多和大自然接触,从大自然中汲取快乐。尽管早已知道如今的易水河早已没了儿时的模样,但至少能让他们感受一把也是好的。果然不出所料,起到河边一边。玩水者比比皆是,河边更是很多商家搭起棚子卖起冷饮、鱼网、零食,生意火爆,俨然成了天然戏水乐园。于是,那天下午,孩子们又是捞鱼,又是打水漂,又是捡漂亮石头,玩的不亦乐乎,直至太阳西下才恋恋不舍的回家。

    到家后,得知去玩水,妈妈告诫我们那条河淹死过人。

    对此,我们早有耳闻。之所以我们还敢带孩子去玩水,是因为我们知道哪些水是安全的,哪些水是危险的。

    好了,刚才那个“偶然与必然”的问题答案有了。之所以,这么多人在河中玩耍,偏偏这对母子溺水?而事件的两方当事人都是异地人,这不是偶然现象,而是必然。

    因为,当地人了解这条母亲河的“真面目”。

     

    易州,你欠少年母亲一声“对不起”

    听老人们说,因为当年壮士荆轲之血流入易水,从此易水河经年不结冰,似乎如人一般有了温情,在燕赵大地甚至华夏神州广为传颂。

    然而今年的易水河,养育易州儿女的母亲河,早已没了传说中的温情。

    一方面,全球变暖大环境下,让河水水量日渐减少。许多支流早已干涸。而我们童年中经常戏耍的河流早已不复存在。

    另一方面,早些年,伴随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声水起,应时代所需,易县这座县城也开始了大肆掘金采沙之路。于是母亲河成了再好不过的掘金场。一辆辆满载河沙的大车,络绎不绝的驶出县城,支援城市建设。留下了一个个深不见底的“黑暗之坑“。

    如今,伴随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,这种沿河取沙的方式早已被政府严令制止。我们也早已看不到,河中劳作的机械手臂。可是那些遗留下来的深坑,却不曾消失。默默的站在那里,一旦雨季时节,便成为戏水者的梦靥。

    而这些,易县人民几乎无人不晓。

    所以,每年暑期回家,都会听到关于哪条河又淹死人的悲剧。而毫无疑问,这些溺水而亡者大多为外地人。

    年年往复。

    然而遗憾的是,易县对此的补救措施,依旧是河边那一两个毫不起眼、坠坠欲倒的“此处水深,请务玩水“的简陋警示牌,甚至不见深水危险区的围栏筑起。

    24日,救人少年高阿锋的荆轲山追悼会现场,家乡当地千余人自愿前往,送别少年最后一程。许多人纷纷解囊相助,捐款那位听不懂普通话的少年彝族母亲。甚至为被救母子至今不曾露面而愤恨,并为少年惋惜。一些人将这一视频发到朋友圈,人们纷纷借助网络送别少年,同时也为易县人的行为点赞。易县政府更是大力表彰少年见义勇为。

    在我看来,易县人没有什么好炫耀的。恰恰相反,我们愧对少年母亲,我们欠少年母亲一声——“对不起“!

     

    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!

    但愿我们能够早日重温易水河的温情,不再听闻这让人悲恸的英雄故事。

    事实上,自然之河,从来不只有温情,还有洪水泛滥时的暴虐,然而这是自然之力,我们人类无力回天,但是人为之错,需由人来弥补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